张晨和小昭坐了下来,要了两碗片儿川,和老板说多加辣,面很快就上来了,老板也觉得自己已经很狠心地加了辣,两个人尝了一下,汤很鲜美,但还是不够辣。
张晨走到了店铺里面,问老板要了辣酱,小昭看到张晨拿出来的辣酱是剁椒,眼睛都睁大了,双手兴奋地轻轻击打着桌子,她给张晨加了一勺,又给自己加了一勺,然后迫不及待地挟了一筷子面条放到嘴里。
张晨问她好不好吃?
“亏了!”小昭惋惜地说。
“怎么了?”
“这,这面条还真是一样好吃,但我们昨天吃一碗,在这里可以吃三碗半了。”
“奎元馆的面,本来就是杭城最贵的。”
“凭什么?”
“凭它名气大啊,还有,就奎元馆这三个字,都是有来历、有文化的。”
“我才不要。”小昭撇了撇嘴,“名气和文化,又不能吃到肚子里的,有什么用。”
两个人说着话,就看到一位三十多岁的,民工装扮的人,骑着一辆很破旧的自行车过来,到了店门口停下,下了车,站在那里看着店里面,犹豫了很长时间,他才把自行车停好,一步一步走过去,走到面朝马路的灶头前,和正在烧面的老板说:
“老板,你能不能帮帮忙?”
“干嘛?”老板抬头看了他一眼,问道。
“我这辆自行车,能不能和你换两碗面条?”
老板把手里的马勺挥了挥,不耐烦地说:“走开走开,这破自行车谁要,和废铜烂铁差不多。”
那人没有走开,站在那里嗫嚅道:“就两碗,最便宜的面条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