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守城身为异类得道,说出这话也就不奇怪。
见袁熙离去,陆北便和袁守城论道。
袁守城在金仙境界多年,对于此境的理解,给陆北颇多映证之处。
尤其是在陆北雷、木二行本源圆满,而第三行水之本源近乎大成的前提下。
而且金仙境界也不是本源灵物的积累就可以轻而易地成就,更何况陆北此刻也没有灵物提升水源道行了。
毕竟,在末法时代的三界,从仙道第一境的地仙,历三灾至神仙,再到寿有十万载的天仙,虽然可以以天才地宝提升道行,但那些都无不有着限制和隐患。
天仙巅峰境界,在长达十万年的时间里,参悟天地一行本源圆满,证道长生。
跟脚福缘深厚的仙人会有天材地宝去提升道行,而跟脚福缘浅薄的仙人……恩,在大环套小环的劫难中,化作劫灰才是常态。
不过到得真仙境界的仙人,此辈长生不死,便有无尽的岁月可以去提升道行。
一般而言,就算人教八仙那样的跟脚,也不具备无限制地使用一些本源灵物……简单粗暴提升道行的资格。
一则对于资质的要求过高,并不是谁都可以像大劫之子那样完美消化掉一堆九转金丹、蟠桃,而不会担心撑爆。
二则也没那么多的天材地宝供他们消耗。
观中,四面青墙藤萝低垂,清风徐来,远处便有竹篁飒飒作响,更添几分幽静。
陆北和袁守城相坐对饮,木案之上,茶壶嘴儿白气袅袅,两个青衣道童背着木剑,在远处侍奉。
陆袁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从‘天地神人鬼’五仙,谈到妖魔鬼怪修炼迥异之处,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此夜无月,一个青衣道童见此,正待返身掌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