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隐仁村周围的树林中经常会看到一群八九岁少年中间,有一个粉雕玉琢的小童,背着一个跟他差不多大的药筐。
易惜风的天赋就连教给易惜风药材知识的王老郎中,都感到惊奇。不过他自己清楚,自己在医药方面并无太多天赋,唯一占优势的就是有一个成熟的灵魂。
这种优势在一群五六岁的孩童中自然是非常突出,但是跟一群八九岁的少年一起采药时,这种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偶尔有些确实有药材天赋的少年,做的比易惜风还要好。
直到易惜风整满五岁这一天,在结束了一下午的采药后,易惜风将满满一筐药材交给药铺的王老郎中,在对方中赞许的目光下,易惜风笑着说道:“老头子,赶明儿小子就不来了。”
王老郎中微微一愣,然后笑问道:“怎么?又想跟着商队去城里看看?臭小子,早跟你说了,你还小,虽然你在辨药、识毒方面算是出师了,但还需磨炼。”
“不是,我的意思是,我以后不来学这文艺之技了。”易惜风认真地盯着王老郎中说道。
“不学文艺之技?那学什么?”对方中疑惑问道。
“武艺!”易惜风斩钉截铁地说出两个字,双眼中充满了狂热!
王老郎中看出了易惜风眼中的狂热和执着,在惊奇的同时略微感到有些遗憾。
易惜风说出他的决定后,就一直盯着王老郎中。虽然学习武艺本来就是自己一直的梦想,但毕竟跟随对方两年时间,学习识、辨之术,对这个严厉的老头还是充满感激。
易惜风躬身深深对王老郎中一礼,转过身,坚定地走向了药铺门口,直到快要走出药铺时,易惜风用稚嫩的口音说道:
“文武无先后,
执刀亦执笔。
正气震四海,
豪迈贯寰宇。
英雄掌中剑,
先生手中笔。
勿论文与武,
年少当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