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页

“你说的对。”王阳琢磨着,用扇子敲了敲案几,而后,露出个温和的笑,“听闻师伯前几日师伯正好携伯母去了趟赵家村,我记得那里似乎不远。”

“正是 ,郎君的意思是……”

“师伯回程时路经西山县,到西山医馆做客,郎中与师伯说起县城一户奇怪的人家,穿的规规整整,非富即贵,又是关中口音。师伯当时未放在心上,回去后师妹恰好归来,与他说起此事,越想越不对劲。恰好凉州城发了悬赏令,师伯将悬赏令送给西山医馆的郎中,郎中一看,正是那家人中的其中一人,恰好赏金不菲,于是大义凛然,设计抓住了一窝匪贼。如何?”

袁承细品,中肯地说:“有首有尾,就是太长。”

“无碍,”王阳悠然打着扇子,“意思就是告诉他们,圆不过去,就往师伯身上推,师伯自有办法。”

袁承觉得好笑,道:“方主事若知道了,只怕要将郎君骂上些时日。”

王阳却无所谓:“既然是他主动挑来的事,总要一道分担的。我替他把人抓了,他出个嘴皮子又不难,左右他喜欢去都督府做客。”

薛鸾的消息传到瓜州时,裴渊手上正低头看着手上的文书。

那是一份河西诸商号的请愿,上头签了百来个商号的大名,方庆在其中格外醒目。众人只为一件事情,请都督府放仁济堂的商队出关。

孙焕伸头看了一眼,笑道:“原来王青州说要呈给你的就是这个。仁济堂方大主事是河西道商会的会长,要几个名字还不容易。如今你放行还是不放?”

“言而有信,自然要放。”裴渊平静地唤来府吏,交代了一番,道,“不过,商路堪堪恢复,恐有不测,令阳关城守总管林襄遣斥候二人、卫士十人护送商队西行至高昌,有异样随时来报。”

“是。”

孙焕一听,不由得笑了。

裴渊亲近的手下,都听得懂他话里的机关。他吩咐给这些商队派官府护卫,明面自是体恤疾苦,保护他们免受流寇和风沙侵扰。暗地里,而是对这些人有了疑心,派人盯着。阳关城守总管林襄,恰好差点被伪造出关文书的城守令坑了一回,自然不敢再出错,行事必是谨慎,由他去吩咐此事再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