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说出每一个字,都感觉如鲠在喉,只因老朱面无表情,他不知道皇上对此回答是否满意。
“蓝玉立下不世之功,咱对他已经封无可封。”
“文英身子一直不好,咱只想让他留在身边,好好养养身体。”
“至于老四,燕山铁骑已经足够他用,何必将手伸得太长?”
朱元璋显然不甚满意,这可令汤和有些头疼了。
“徐达之子徐辉祖,此番北伐多立功勋……”
“经验太少,还需打磨才是。”
“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此人之前便在湖广等地练兵……”
“听军中锦衣卫传言,九江难堪大用,差点被阵斩!”
汤和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这位皇帝当真不好糊弄,正所谓伴君如伴虎,他是真的不知道皇帝想要什么。
眼看汤和一张脸,笑得比哭还难看。
老朱则无奈道:“鼎臣啊,你不觉得有人更适合北伐统帅么?”
听闻此言,汤和哪里还能不清楚,皇帝这是与他做出交换。
汤和要在朝堂推荐北伐主帅之位,皇上则会准许他告老还乡。
哪怕最后离开之际,老朱依旧让这位下属,体现出了重要作用。
汤和起身,拱手行礼道:“皇上放心,微臣清楚了!”
老朱脸上这才泛起一丝笑意,摆了摆手示意汤和可以离开。
“标儿啊,咱就只能帮到这里了。”
——
奉天殿。
群臣面面相觑,就连一向喜欢打瞌睡的朱权,也不由地多看了两眼。
只因大明信国公汤和,今日选择了上朝启奏。
汤和早就选择了淡出朝廷,若是今日不来,大部分人早就忘了这位国公的存在。
“陛下,鞑靼寇我边境,一直侵扰百姓,我大明北伐不可懈怠。”
詹徽一步跨出,说出了心中所想,“我军此番可乘胜追击,彻底打残鞑靼部!”
兵部尚书沈缙同样启奏道:“皇上,鞑靼虎视眈眈,瓦剌更是贼心不死,若能一战胜鞑靼,瓦剌也会老实不少!”
蓝玉北伐的表现,众人有目共睹,也对北伐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