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页

镇南王武重桐对于秦宁的类似于册封这一举动还是非常感动的,这就等于是完全明确了自己在秦军当中的特殊地位的合法化。

武重桐也知道秦宁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因而武重桐向秦宁建议,自己联络东皇子南线集团军,能够劝降这些人,总比硬打下来要好。

秦宁在明确武重桐身份的时候,就是有着这个打算。

一方面,明确武重桐的身份是早就约定的,今天只不过是兑现了罢了;另一方面,利用武重桐的切身例子,可以有效说明秦军对与反对者的态度,只要是放下武器跟秦军合作,未来是光明的。

因而秦宁马上同意了武重桐的请求,武重桐马上派人接洽东皇子南线集团军统帅,才有了那位统帅夜半召见手下将领的一幕。

在第二天的上午时分,主帅和武重桐在两军对垒的中间地带见了面。武重桐也不废话,劝主帅为自己也为手下人想想,投降是唯一的出路。

主帅对此没有回绝,也没有答应,而是问秦军能给与投降的士兵什么待遇。

武重桐临行的时候秦宁曾就这个问题给武重桐做了详细的说明,因而武重桐回答起来也没有任何的阻碍。

只要南线集团军放下武器,秦军不但会保证所有将士的生命安全,而且会按照所有将士的个人意愿予以优待。

不愿意当兵的,秦军可以发给路费,自行回乡;愿意当兵的,可编入秦军,原来在军队中是什么职务的,到了秦军之后依旧是什么职务。

主帅没有当场答应,而是说自己要回去商量一下,请镇南王稍等一下,马上就会有回音。

跟武重桐分别,主帅回到军中,就把这个情况通报给众将。有的将领认为,即便是投降,手握三十万重兵,也应该跟秦军多要点好处,不然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另一部分将领则认为,趁着现在秦军还没有形成合围的时候投降,更能表现出投降的诚意,一旦秦军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兵力包围,到时候投降可能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

东皇子麾下所有的部门都是这样,哪怕是都认同好的事情,都会争论一番,投降已经没有任何的悬念了,还在为利益的问题争论不休。

等了三天,东皇子南线集团军那边还是没有消息过来,武重桐向秦宁请求,自己再去南线集团军那里走一趟。

秦宁笑着制止了武重桐:“镇南王,我想对方应该是待价而沽吧。这么多的部队,换做是谁都难免要争取到更大的利益。你是咱们秦军的王爷,是有身份地位的,去跟他们谈一次已经是给了天大的面子了,再去岂不是太搞了他们的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