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0页

玉清宁只觉得一阵寒意,上官莞机心如此,李玄都整天被上官莞这样的人围着,还会是以前的他吗?

玉清宁觉得自己不得不开口了,就算不谈私心,也是尽朋友之义:“我觉得此事应当好好商榷,和谈可以,具体时间和地点应该由我们来决定。”

玉清宁此言一出,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就是许多坚定支持李玄都的人,虽然没有立刻开口,也露出赞同之色,在他们看来,玉清宁此言不能算错,与李玄都的意思也不冲突。

上官莞只是微微一笑,并不说话。

秦素看了好友一眼,轻叹一声。

她跟在李玄都身边久一些,哪怕还没能与李玄都事先通气,也更明白李玄都的心意。

儒道两家一战是躲不过去的,可双方又都不想全面开战,以免局势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让其西域佛门或者无道宗渔翁得利,所以这场议和其实是一个让双方各自退让一步的台阶。

在这种情况下,能否谈成不重要,地点也不重要。可玉清宁却是从真正议和的角度来考虑,这便是离题万里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静心堂议事

果不其然,李玄都对于玉清宁的话不置可否,转而望向颜飞卿,询问道:“玄机兄,你是什么看法?”

颜飞卿从李玄都的态度中已经隐约有所猜测,沉吟道:“此事的直接起因是儒门派人围了李家祖宅,紫府兄为了解北海府之围,不得不派人进逼渤海府,算是围魏救赵的计策,这一点儒门也是明白的。到了如今,局势是儒门撤走了北海府的人,紫府兄也撤走了渤海府的人,在事实上已经达成和议。可儒门又要提出双方面谈,乍一看来,似乎是儒门为了以后长远考虑,不想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可我们都明白,道门崛起,必然损害儒门,儒门是不能容忍的,双方必有一战,那么这个所谓的和议能有多少诚意和分量就可想而知了。换句话来说,儒门是别有所求的。”

李玄都露出几分笑意:“玄机兄所言极是。”

在天宝二年的时候,两人互为对手。不过李玄都从未记恨过颜飞卿,反而是自他天宝六年重出江湖之后,就一直很欣赏颜飞卿,将其视作知己好友。

如今看来,颜飞卿也的确是少有能直接切中李玄都所想之人。要知道秦素也好,上官莞也罢,都是久在李玄都身边之人,知道李玄都所想并不奇怪,可颜飞卿却是赋闲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也不经常与李玄都见面,能够如此准确把握李玄都的想法,只能说两人不谋而合。

为此,儒门在过去一个月的口水战中还曾用此事大肆构陷李玄都,都是些捕风捉影的传言,大概意思说男子得势之后少有能洁身自好之人。可李玄都却是个异类,年纪轻轻却对宫官、玉清宁这些绝色美人毫不上心,又与秦素迟迟不曾晚婚,反而对颜飞卿这个过去的敌人颇为上心,帮助其重登正一宗的宗主大位。因为李玄都不好女色,有龙阳之好,颜飞卿就是委身于李玄都,是个娈童的角色。正巧颜飞卿也是个洁身自好之人,正可以证明他也是此道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