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她属意佑安为皇太女,可佑安一日日长大,显然不是做皇帝的料子,她怜惜地瞧着乖巧讨喜的小女儿,不忍她以后在那个位子受拘束。

大佑朝想继续之后的盛世太平,继任者必然要怀有广阔的胸襟,容得下前来投靠的异族,也容得下不同文化的冲撞繁荣。

战争流血的时代暂且过去,上位者要有一颗仁心,要有远见卓识,阿池推行的国策才能得到有效发挥。

考教下来佑宁表现着实出彩。

问过宋怜后,得知佑宁每日前往书斋按时上课,不曾私底下偷偷补习,清和反而为她生出隐忧。

聪明有时候不是什么好事,尤其生在皇家,天资聪颖意味着要有更多的背负与担当,才能对得起上天赐予的好天赋。

她放下书卷:“不错。”

得到母后的赞赏,佑宁嘴角翘起,小脸粉嘟嘟的,有些害羞,更多的是被夸奖的欣喜。

“母后,阿宁想吃母后做的糯米糕……”

“佑安也想吃!”

两个小孩多日不见成了小馋猫,清和笑容扩大,哪能不应?

“阿娘,跟在柳姨身边的小姑娘是谁呀?怎么以前从没见过?”

“那是你柳姨的女儿,年八岁,名为柳新。”

“哪个新?欣欣向荣还是推陈出新?”

清和笑她:“是‘焕然一新’的新。”

佑安吃着糯米糕默默念了声柳新的名字,八岁?竟然比她和阿情都要大?阿娘不说,她是一点都看不出来。

“以后你们要好好相处,不能欺负新儿。”

“知道了,阿娘。”

“知道了,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