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销量呗。

森田芳光是搞艺术,他是个大导演,他非常清楚,到底是什么样的情节,什么样的细节能刺激观众或者读者。

可能会让人感到有些羞愧,但现实就是这样的。

许许多多的小说,甚至是经典。

比如高野和明的《十三级阶梯》,这部小说在最后就写的简直是不顾情节逻辑,详细的描绘当年的那玩弄美里的情节。

鬼吾老师没有这么做。

再想一下,似乎鬼吾老师确实很少这么做,他一般只会写‘富士山’什么的。

这是鬼吾老师的高洁品格吗?

不知道,但森田芳光有一种预感,接下来的情节发展,一定会让他很吃惊的。

果然,没多久便出现了加贺恭一郎。

来了,难道正主终于现身了吗?

有时候,文学作品是这样的,男主角的出场可能会晚许多。

一般来说,这样的出场是铺垫手法。

经过相当长的篇幅,比如有的人说这个人如何如何,有的人贬低这个人如何如何,在这许多的信息里,透露出一些东西来,然后,主角才真正的现身。

这会给读者产生极强的期待,等主角现身的时候,就有一股很强烈的感觉了。

但是,这部小说明显不是这样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