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景衣摆了摆手,“不必了,给我更衣吧,没有热水,凉水也成。我一会儿要去祠堂。”
“去祠堂做什么?”青萍更是大大的疑惑,今日一不逢年,二不过节,为何要去祠堂。
谢景衣在心中骂了一万句柴祐琛,去祠堂能做什么?肯定是捅下了天大的篓子要罚跪啊!
谢景衣这一跪便是一整日,谢保林狠狠的罚她禁足了三个月,等再出来的时候,等她重获自由之时,杭州城已经遍地都是卖冰碗的了。
这三个月简直是暴风骤雨,齐国公前头,两浙路同杭州的官员的连名上书,官家震怒,刘不休同他那三个连襟县令之事,被查了个底朝天,杭州九县一下子空了三分之一。
新来的县令战战兢兢的,不敢多言,整个城中的气氛,都惶惶不安的,连宴会都少了许多,生怕枪打出头鸟,牵连到自己个头上来了。
刘家女眷被流放之时,谢景衣出不了门,只遣了青萍,给刘莹莹送了些钱傍身,本想带句话,却也不知道从何说起,索性什么都没有说。
这三个月,柴祐琛像是消失了一般,从未出现过。
谢景衣无人可怼,百无聊赖的教了青萍基础的染色配色,又坐在家中,指挥着姚掌柜收了李家的一个大染布坊。
李家一倒,杭州城的四大布行便空出了一角,正好柴祐琛的天布坊补了上去,李家的产业,新的四大布行,毫不犹豫的便瓜分了,令人唏嘘。
天布坊一壮大,谢景衣这边染布的,便有些忙活不开了。
谢景衣想着她们一家人迟早要去京城的,便是不去京城,她好不容易重活一世,总不能成日闷在屋子里配色,什么都不做罢。于是便认认真真的叫青萍学了配色之法,又从染布坊中,挑了两个签了死契的老实人,来学配色。
这样日子才一日胜过一日的松快起来。
翟氏先前担惊受怕了好些时日,怕谢保林随着齐国公一道儿抓人,得罪了同僚,待京城来了准信,又开始患得患失起来,总觉的身为一州通判,他这多少也算是有功劳的,奈何左等右等,刘家人都发配了,也没有等到任何的嘉奖。
失望之余,又觉得自己个眼皮子太过浅薄,再一看看尚且在禁足的谢景衣,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下了狠心,花了大价钱去打听哪里有厉害的嬷嬷。
最后还是关慧知的母亲,给她提了一个,说是姓方的,先帝驾崩之时,从宫中放出来的。在京中一公府短暂的待了一段时日,便回杭州老家钱塘县安度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