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还是需要加强管理的。
李乐通过这几天,下面传上来的反馈。
已经有了些想法。
不过这一次,他来找吕氏商行,可不是为了这些琐碎事情。
见到吕季的这个小侄子,李乐直接开门见山。
“本县这次来,是要向吕氏商行,购买一些冬麦的良种。“
女扮男装的姜妍,心里有些意外。
购买种子这种事情,一般都是村里的里正、乡里的乡啬夫,趁着集市来到县城购买的。
姜妍还没有见过县令亲自来买种子的。
不过她一开始也并没有在意。
很随意地问道:“县令大人要多少?吕氏最近倒是到了一些上党和上郡来的冬麦良种。”
冬麦是精粮,比较昂贵。
冬麦的良种,更是从其他郡县千里迢迢运来的。
价格比精粮还要贵很多。
不过每年这个时候,粟米收粮之后,都还是会有人来少量地购买一些麦种回去。
给自己家里种上一点点冬麦。
或是逢年过节吃,或是用来祭祖,亦或是能够卖给有钱人家换取一点钱财。
冬麦麦仁的脱壳和研磨不易,所以寻常的庶民家中,倒是很少有拿冬小麦当主粮的。
一般来说,需求量倒是并不会太大,但也不可或缺。
谁知道县令李乐却肯定地说道:“五百石!”
这话一出口,姜妍和吕氏商行的账房管事都是一愣。
以为自己听错了。
“县令大人说要多少?”
“五百石!”
姜妍愣了愣:“县令大人这是要粮,还是要种?”
粮和种,虽然都是冬麦,但是却有区别。
粮,只是寻常的冬麦麦仁。
而种子则要贵重得多。
最好的田地里,长势最好的冬麦,上面结出来最饱满的麦仁,才可以作为良种。
良种的价格,自然也很高。
寻常人来买良种,那可都是按粒算价钱的。
即便是乡啬夫代表乡里来买,一般也就是买几斗回去。
冬小麦不好处理,即便是粮,也很少有人买这么多。
但县令李乐却斩钉截铁地再一次说道:“五百石!要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