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8页

然而翁楠希听了,却说:“人物小传先放一放,这个不急。”

“为什么?这个不是很重要的么?”翁遥没有立即听令,而是等着堂姐说出理由。

“不是说这个不重要,而是对你这个阶段的演员来说,不是特别重要。”翁楠希放下筷子:“我看到过很多演员,很努力地写了非常详尽的人物小传,各种人物剖析,洋洋洒洒分析了一大堆,但最后写出来是一回事,演起来又是另一回事。”

翁遥想了想,问:“那我这种阶段的演员,应该怎么准备角色?”

翁楠希说:“不管哪种阶段的演员,都要先弄清楚导演的想法和意图,理解他的影像表达。不然就等于没有弄清方向,准备出来的角色就是白做功课。”

翁遥点点头,心里迷雾驱散了一些。

她回想剧本围读会的交流和探讨。

《情书》两个女主角,分别对应着两种色调。

一边是失去爱人的杜小柏,探讨活着的人如何面对爱人的逝去,故事整体的氛围就跟戏里无处不在的雪一般寒冷。

另一边与之对应的,是女唐景树对过往青春的回忆。回忆的色调清亮温暖,如春天洒下的阳光柔和。

翁遥饰演回忆里的少女唐景树。

可以说【暖】的戏份有大半落到了她身上。她如果没能演好,那么【冷】跟【暖】的对比失衡,电影就会少了力度。

“我不知道我的演技行不行。”翁遥表情有些苦,担心自己演不好:“我学表演才学了一年。”

“我跟你的表演老师聊过。五官能够控制、情绪也算生动自然,已经迈入表演门槛,就现阶段,你技术方面的演技已经够用了。”翁楠希依然是那副平淡的表情。她永远能找到达成一件事的捷径是什么,即便是表演,她也能拨开层层“艺术”和“感性”的外衣,一眼看到实心:

“对演员来说,演技是很重要,但也没那么重要。”

“讨论一名演员演技好坏的时候,不能单只从技术的角度去评判。还应该看演员对角色的塑造是否成功、塑造的角色是否完成了任务、表演在整部影片当中是否和谐、表演是否打动了观众。而要完成这部分,就得把视角从角色身上移开。就像画画一样,太关注局部,凑得越近,就越容易画出失败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