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页

同时,还有一排的女服务员,给所有到场的人发500比1的微缩模型作为带走的纪念品之一(当然也会有其他真正值钱的纪念品)

500倍的猥琐比例,模型就只有20几厘米高了,非常便于随身行李箱带走。

“兰方帆船酒店项目,设计灵感来源于大航海时代经典的三桅帆船,由三片贝壳状的洁白船帆主体建筑构成……”

看客们顺着娓娓道来的解说,欣赏着眼前的模型。

顾鲲这座酒店的外壁质地和造型灵感,有点介于后世迪拜人帆船酒店的材质,同时也依托了悉尼人的大歌剧院的设计——悉尼歌剧院其实就是借鉴了‘浪花与贝壳’的灵感,那一层层的白瓷砖弧形表面,最初是为了模仿巨大贝壳的效果。

这种设计总是能很快抓住人眼球的,这是人类视觉传达的本能导致的。而只要再加上足够的设计新颖性,往往能成为世界级地标。

兰方帆船酒店,则被设计成了三个若即若离的独立“贝壳”,前面两道贝壳是跟悉尼歌剧院迪拜帆船酒店一样的尖头“三角帆”,这两道“三角帆”之间间距也稍微远一些。

最后面的第三道帆,则是四边形的方帆、横帆。这个横帆建筑是三个建筑里最矮小的,如同古代三桅帆船里最后面那个辅助桁横帆,离主帆靠得也比较近。

最关键的是,这个横帆建筑,居然是凌空的——因为层数最少、最矮,只有40几米高,所以这个横帆型的建筑,居然是直接可以看到由一根钢柱支撑、从海里拔地而起,只有一根柱子与海面海底连接。

这样一来,这根柱子就浑然像是挂帆的桅杆,一点神来之笔,让一个航海立国的国家气度跃然纸上。

而其他两座三角帆的较大建筑,则是实打实地100接地,填海地基打得非常扎实。这也是同济建院的人反复核算过的,觉得把只有三四十米的三号楼做成用一根钢柱捅到海底的结构,是撑得住的。再大的话,就有安全风险了。

中间主帆楼高158米、32层,二楼以上每层层高4米5,算是比较阔朗了,一楼的大厅更是气派,足足十几米的高度。占地面积约2400平米。

前纵帆楼高108米、24层、占地1500平米。

尾横帆楼净高54米、建筑内层高46米、共计10层、每层面积仅有500平米——因为这个楼很“薄”,造型上本来就要模仿吹满了风的帆布,每一层楼只有一排房间。

这个方案也算是把天马行空的程度尽可能发挥到了最大。

三个“独立帆体”之间,天马行空的连接观景玻璃步道,也如同桅杆与桅杆之间的缆绳,给人一种吴带当风的随风摆荡之感。

观礼嘉宾们看着那模型的样子,心里最担心的反而是“美倒是很美,但当代人类的建筑科技,真的能造出那么有未来科技感的科幻建筑么?这么扭曲夸张印象派,怎么看怎么觉得随时会倒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