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楼撇了他一眼,“难道这事儿不重要?”
说完直接起了身,而崔元衡也不恼,反而笑着道:“当然重要,不过这诗会也并非吃喝玩乐,吟诗作赋。”
随后文绉绉的又跟叶小楼说了许多,反正翻译过来就是,这不过是假借诗会的名头,以诗会友,展现才华,扬名的。
相比于众人,崔元衡参加的诗会并不太多,都是挑选之后参加的,大多是有一定目的性。
如今宁安府谁人不知崔大才子的才情,冠绝古今?
很多学子都以相识他为荣。
可以说每一次露脸,那粉丝都蹭蹭的长。
叶小楼自然也有耳闻,不过她并不知道这古代科考还有这些道道,居然考试之前都要先扬名,造一波势,赢得一片好名声。
叶小楼哪里知道这些道道,不过这同届学子,又都是家乡人,感情最深,将来都是同科举人,情分自然不同。
而且这朝廷也是分派系的,孤木难成舟,独木不成林,多个朋友多条路,对仕途来讲都是有益处的。
以前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既然知道了,叶小楼自然也做了准备,好在,崔元衡在书院一直人员颇好。
而且他文采卓然,大家对他更是崇拜有加。
有些人更是吃过叶小楼做的点心和小食,因此感官颇好。
不过,临近秋闱,崔元衡这些时日反而将所有诗会和饭局都推了,在家安心看书备考。
叶小楼更是想着法的给他补身子。
时间很快,一转眼到了八月,秋闱尽在眼前。
古代科考,每三年一次秋试,分别定在八月的,九,十二,十五,三天为一考,共分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