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了胤礽,圈了胤禔,朕心痛之。可是朕得撑下去,朕得把这乱糟糟的局面给平息了,好好地把权柄交接到下一任皇帝手上,朝堂才能安稳,江山才能永固啊。”
曦月说道:“皇上,您太不容易了。”
康熙摇摇头:“可是朕低估了胤禩,他不声不响地,竟然打拢了那么多朝臣聚在他身侧,在民间更是名声极盛,有贤王之称。长此下去,朕也不得不迫于形势和民心,立他为太子。”
曦月问道:“八阿哥是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大错,所以做不得太子吗?”
康熙笑道:“知我者,曦月也。若是旁人,只会以为朕是看不上良嫔的出身,故而不愿让胤禩再进一步。”
曦月说道:“英雄不论出处,皇上不是那么看重出身的人。”
康熙颔首:“没错。胤禩之错,在于他没有大局之观,无天下苍生之念。黄河决堤之时,他和胤禛的做法,差距大矣。”
“胤禛力挽狂澜,亲至险地,救济灾民;胤禩,却是趁火打劫,扣留钱粮,中饱私囊,与那些贪官蠹虫同流合污!”
“而胤禛,在那个时候以大局为重,以民生为重,放过了揭穿胤禩的最有利的时机,和胤禟散尽钱财,救助灾民。他的所做所为,朕甚慰之!”
曦月感慨不已:“臣妾身在深宫,少知政事,禛儿又是个报喜不报忧的,竟从来不知他做了这么多事。禛儿是个好孩子,臣妾实在为他感到骄傲。”
康熙叹道:“胤禩正在趁着那个时候,暗中接手了胤禟超过半数的产业,有了大量的钱财结交朝臣。他的势力,也就渐渐地大了起来。等朕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
曦月问道:“八阿哥的名声从来都很好,素有贤王之称。臣妾实在难以相信,他会是那样的人,置千万灾民于不顾,暗害兄弟,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