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对于喝酒这种事儿呢,其实很有讲究,在喝酒之前呢通常会作“行酒令”,可能很多人对行酒令这三个字很陌生。不过当你听到“哥俩好,三星照,四喜财,五魁首,六六顺,七连巧,八匹马,九连环,全来到”的时候,会不会很熟悉?
这些行酒令其实我们都耳熟能详,但是他的意思却很少人知道,“行酒令”的背后隐藏着深厚的“酒文化”。然而“酒文化”的形成、丰富、发展的过程,受到了许多冲击。
陈凡也是在前世了解到。
“哥俩好”就指的是我们两个哥们关系很好,“三星照”的意思是指三星高照,三星指的是我国的福禄寿,“四喜财”指的是四季发财,“五魁首”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中取得了第一名。
这个“六六顺”其实指的是六六大顺,“七个巧”是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关于这牛郎织女,其实也有典故,很多人都知道。
“八匹马”指的是周穆王最喜欢的八匹骏马;“九连环”指的是一种智力玩具,大家应该都有玩过;“全来到”指的是前面所说的好事全都到来!
“酒令”是中国酒文化上的一种,简单点说,就是喝酒时助兴用的。
人们通常在喝酒之前用行酒令,来达到喝酒时的豪气云天。
毕竟干喝不仅苦,而且还相当乏味,只有在喝完后才能兴奋,而在没喝完之前,就用行酒令来让自己兴奋了。
行酒令的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 “酒令”在西周出现之时并不是为了喝酒助兴,而是为了维持酒场上的秩序。
据《周礼》记载,西周呢是个法律很严苛的时代,那时候的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受到礼法的约束,喝酒也不例外,人们在喝酒之前必须遵守公共的秩序,如果有不尊重秩序的将被法律处置,这时的酒令便是维持秩序的一个法宝。
后来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酒令”,也从西周的礼法变成了喝酒前的助兴游戏。当时的酒令大部分指投壶等游戏。
《文史天地》这本书的描绘中其实有记载着这个酒令的各种特点。
比如其中助兴于诗词歌赋尤其最为特别,在当时最为流行的酒令叫做“曲水流觞”。
这帮诗人们纵情山水,还有文人墨客们追求情调,许多自认为有格调的人,就会选择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吹着风,一起坐在一个溪水流经的河边,一起把杯子盛满美酒放在上游,杯子任凭河水的冲流,最后停在哪里便要为其作诗,如果作不出来,就将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喝酒写诗,成为了酒令一个显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