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该如何引导改善呢?”杨鹤冥思苦想,却百思不得其解,一筹莫展。
对于他的新调令已经下来了,他即将回到京师做他的大学士,并且极有可能会入阁,以迅速填补阉派倒台之后留下来的权利真空。
那么由谁来接替他的位置呢?暂时还没有明确。但是杨鹤以为最有可能的还是在洪承畴与张耀这两个利落的官员当中,选择其中之一。
这两人各有各的长处,照耀为人更加的中正平和,一方知府哪怕是布政使司,他都有这个能力去胜任,巡抚则大局观略显不足。
至于洪承畴……
“那就是只狡猾的黑脸小狐狸。”杨鹤曾不止一次地这样评价于他。
但是杨鹤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家伙从未在政见之上明确反对,却总是能以一种合理的方式违背他的政令,再加上已在此地为官数年,深悉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就连哪个山头有几个强盗窝都一清二楚,实在是陕西巡抚的最佳人选。
杨鹤还想起了亲自前往韩城安抚土匪的那一次,为表诚意只带了几个人,那群不知好歹的狗东西见他似乎是比较好欺负,居然狮子大开口。
杨鹤不答应,他们就哗变,反将他堵在了那座小县城里。
洪承畴听说后,带着底下开荒种地的一群彪悍农民,操起家伙就成了凶悍的官兵,在他一匹马一口大砍刀的率领之下,杀退土匪,斩首三百,名震陕西。
至此以后,杨鹤便默认了洪承畴在这片黄土高坡上的所有行为。
离任之际,在朝廷新整出来的推荐人空白处,杨鹤赫然填上了洪承畴的名字。
同时,杨鹤心中对于信王离开西安府之前的那句“手中有兵说话硬气,库中有粮心中不慌”,有了极为深刻的认知,只因为有了切身的体会。
许多人对于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站着说话不腰疼,唯有经历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过程,才能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