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女真一族中少有的数次体会过大明火器的威力,并对其深深忌惮的存在。
武讷格突然意识到,就那么怒吼着冲上去,然后被弱鸡一般的明军用火器击杀,似乎很不划算。
于是,立志以先锋官的名义并战死的方式,来证明自己仍是一个从未失去过勇气的女真勇士的他,突然就不那么想战死了。
他抬头望天,只见透出了一片晨光的太阳,又被乌云吞了回去。
迟来的辽东雨季,终究还是会来的。
武讷格带着族人兄弟好不容易走出了雷区,自然是没有这个勇气回头去排雷的,也没有这个技术,便非常迫切地希望老天爷赶紧酣畅淋漓地下一场大雨。
好让大汗以及两大贝勒的大军,能够无惊无险地通过这片显然已是丰收过了的宽阔而又危险的麦地。
毕竟,大明火器比女真弓弦更加容易,也更加害怕受潮的劣势,是众所周知,显然易见的。
新任的后金大汗果然不负“天聪”二字,选择在这个多雨的时节里进攻大明。
即便很有可能会让女真族的战马四蹄陷入泥泞里,更会让女真勇士陷入雨中跋涉的困境,但大明火器却更加害怕受到大雨的侵袭,哑火的可能,也更大一些。
耐苦的女真一族常年在白山黑水间求存,啥样的苦寒以及潮湿闷热没有见识过?
相比于分外讲究天时地利,并将火器作为最大依仗的明军,优势显然更胜一筹,胜率也更大一些。
武讷格终于想通了这场战争之中最基本的因素,也终于对那个并不认可,甚至有些敌视的新任大汗,升起了钦佩之心。
至于莽古泰这个曾经出生入死过的贝勒兄弟,其行事作风终究还是太过莽撞,思维想法也太过粗糙了一些。
为了防止前方还有未知的大明火器冒出头儿来,武讷格收捏心神,开始专心致志地为后方的六万大军,做一名尽心尽责的开路先锋。
黄台吉觉得现阶段最大的掣肘,仍然来自于阿善、莽古泰,这两个手握八旗军权,并且威望资历身份,皆能与自己相提并论的亲王呼声极高的贝勒。
哪怕是阿敏,但凡实力允许,布局得当,也不是没有成为大汗的可能。
黄台吉才不认为表面上君子坦荡荡的阿善,暗中会不对曾有肌肤之亲的大妃之子多尔衮,照拂有加。
除了出于大妃殉葬所造成的歉疚,以及所作出的补偿之外,阿善迫于来自头顶的压力,也会为他自己寻找一个强有力的援手。
放眼整个后金,在所有的八旗贵族之中,也唯有在四小贝勒中居于首位的多尔衮,才拥有这个资格,并且无论从哪方哪面来讲,都极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