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波撼云阳楼!

那读诗之人好像身临其境,那好似将我们在仰观俯瞰中,在天空映照湖中,看到了似乎是湖水包孕了天宇。

其首联“涵虚”,足可见其大,而“混太清”,足见其阔。

如此壮阔的湖面,自然风云激荡,波涛汹涌,古老的云梦泽似乎在惊涛中沸滚蒸腾,雄伟的云阳楼似乎被巨浪冲撞得摇荡不已。

一个“蒸”字,一个“撼”字,力重千钧,将静态的湖水在诗中赋予了生命,足见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和撼人心魄能力。

“这人到底是谁,竟然能写出如此浩瀚的诗篇,简直让我耳目一新啊!若是能见到此人,我一定要与此人结交”

在关南植深深的品味这首诗的同时,顺天府的府伊以及其余一些官员已经高声读出了这首诗。

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与气势深深的将众人震惊了。

如此浩瀚磅礴的诗篇在云阳楼上完美呈现。

此时云阳城大雾弥漫,湖泊氤氲千里,大雾磅礴,空间之压制,那种震撼人心好似天地在震撼催压岳阳楼的气势已经深深的出现在众人的心境中。

“气蒸云梦泽,波撼云阳楼”

“妙啊!实在是妙啊!这首“望云阳楼赠曹某人”到底是谁写的”

“你们看这最后两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武臣,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写出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下一句又在说好似在后悔当年自己愧对武臣,后悔当年的耻辱”

“而这最后一句刚好的运用了典故‘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好似在说自己身份无法跟随,只能不断地艳羡这些当权者”

“你们再读”这时一位文人忽然跳出来指到。

众人再次读了一遍,其中顺天府府伊好似明悟说道:

“这首诗中的颈联中的耻似乎并不只有后悔的意思,似乎还包含了诗人今日坚决与固执的心意,好像在说我虽然曾做了有愧于武臣,等等这个武臣好像是代指,代指某个人,或是某个家族,所以连起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虽愧对某家族或是某人,但我问心无愧”

“问心无愧……好像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