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释清

按照这样的说法曹安歌的名声可真是被败坏到极点。

欺家断途,自私自利,鼠目寸光。

这样的人放在任何地方都不会得到待见。

而陈卫之所以引出这个话题,让这些将士增强对曹安歌的信任之外,还有另一个目的,眼前这只是不过是在达成自己目的前的铺垫而已。

洪石已经瞪大了眼睛仿佛不敢相信陈卫居然会为自己这么做,如果这样的话是自己亲口说的话,那么信服力无疑大大降低。

可这件事让陈卫来说,而陈卫更是恰当好处只是引起了这个话题,让众人去想,这样最终由他们得出的答案远比别人亲口告诉他们的让人更加令他们确信。

洪石很清楚在古代一个人的名声是多么的重要,毕竟在古代可没有什么信誉积分黑名单的那样的标准划分。

而在古代评论一个人的品性最重要的标准就是一个人的名声,毕竟这里可不会像现代那样高速的网络,在这里想要知道一个人的品性名声都是从被人口中传出去的。

可是人的舌头虽然没有骨头,却能把人嚼碎。

熟话说,说己百句好,不如别人一句话。

就比如古代女子的名声要是被人故意诋毁,那么将来这个女子必定很难出嫁。

因此当一个人的信誉名声一旦臭名远洋之后,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必将在这个社会上寸步难行。

而这些年外面关于曹安歌的名声就差不多是如此了。

出去走一圈看到的都是指点非议,这样看也难怪曹安歌在自己的小院待了足足六年的时间。

可此时,陈卫竟然想为曹安歌释清当年的污名,就凭陈卫精确洞察人心这一心理就让洪石刮目相看。

而关于消除自己的名声污点这一事,无论对于自己的未来还是现在,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甚至未来我自己也会想办法会消除这些污名。

可现在陈卫可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现在想想,我还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