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阿古兹,你似乎不是这里的僧人吧?”
此言一出,阿古兹似乎是更加尴尬了。
“不瞒你说,其实我还真不是,我一直都是跟着商队那些人的,只是因为商队跟同济堂关系比较近,所以对这里也比较熟悉。”
通过阿古兹的讲述,秦梓两人才明白这里的情况。
原来,所谓的同济寺,其实是当年皇帝来黄州时,曾经呆过的地方。
但是那都是哪年子的事了,当朝皇帝,已经是那一位的曾祖了。
时过境迁,如今的同济寺,不仅没了当初的昌盛,甚至周围都已经建起了青楼。
尴尬的是,因为这里当年也是皇上点过的,所以就连换址都非常困难。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虽然周围不断建起了青楼,但是同济寺的香火,其实那之后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旺了主要的香客,就是那些青楼的顾客,已经在青楼工作的女子。
至于同济寺会变得如此落寞,则完全是因为和尚慢慢的都跑光了。
毕竟香火足了,生活就好了起来,再加上周围都是青楼,这种环境之下,谁想继续当和尚?
大都是攒够了一定的钱,就还俗了。
就算是那些真的崇尚佛法的,也很难接受这里的环境,选择去其他的寺庙。
因此,这个曾经也算是显赫过的寺庙,虽然香火一直都很旺,但是因为和尚都慢慢跑光了,居然慢慢地就这样落寞下去了。
对于这样的情况,秦梓等人也是哭笑不得。
后来同济寺主持眼见着寺庙的僧人,都快维持不下寺庙了,干脆直接改成是药铺了。
反正官府也懒得管这边的事情,只要同济寺名义上还在就行了。
你别说,自从改成了药铺之后,这里生意居然非常好。
而且因为是这条街上唯一一家药铺,生意简直好的离谱。
至于那些顾客买的都是什么药,那就是懂得都懂,不懂得我也不好说什么了。
这样的事情更是让同济寺的主持非常无奈。
毕竟一开始想维持寺庙,香火足了,却因为僧人跑了而维持不下去;下定决心想要靠医术悬壶济世,结果客人都是些什么鬼啊,买的药基本都是那几种。
但是你别说,这位主持还真是个不会轻易放弃的,眼见这条路也行不通,居然打起了另一条路子的注意。
因此,主持就开始尝试收养那些孤儿,让他们能够长大到养活自己的地步。
这次倒是做的不错。
虽然因为周围都是青楼,平时教育这些孩子的时候多少有点尴尬,但是至少他们还是健康长大了。
不过其实主持也是知道的,这样的行为对于天下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但是他还是坚持做了下去,到了如今,同济寺,或者说是同济堂,仅仅是现在就已经有五名孩子被收养了。
至于那些已经能够养活自己,离开同济堂的,那就更多了。
在这里,这些孩子能够和老主持学习医术,以后到了外面,也算是能混口饭吃。
说到这里的时候,阿古兹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一种非常钦佩的表情,似乎在他眼中,主持就是一位在世活佛一般。
看着他的表情,秦梓若有所思。
接着,他继续讲述他们那些商人和同济寺之间的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