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慈悲之心的作用

俗称突击班教材。

古代怎么识字他不知道,但他那个年代识字他很清楚。

写出一些常用的话,然后上面标注上汉语拼音。

东拼西凑,就凑了十几页纸。

然后装订,就成了一本教材。

杨墨看着自己的杰作,满意的点了点头,并将此取名为识字教材。

杨墨作写完识字教材之后,本来还想做出一个军事基础的东西出来,但这时候,给阿威送饭菜的竹青山竹青竹已经来了。

一起来的还有宋伦杜江两位排长,杨墨只能停下。

拿着手中的教材,刚走出法堂,就见到杜江开始整队,然后让人报数,最后汇报给宋伦。

宋伦立即上前,对着他就是一个军礼,大声道。

“杨先生,警卫侦查加强排排长,副排长,宋伦杜江带领全体队员向您报道,应到六十人,实到六十人,请指示。”

杨墨看着两人的行事作风,竟然还真像那么一回事,精神面貌,比起以前都好了很多。

杨墨自然清楚,升官了,人逢喜事精神爽,自然就精神了。

不过心里还是忍不住一阵吐槽,警卫就警卫,侦查就侦查,你跟我整个警卫侦查加强排算什么。

而且这人数有点扎实,都比得上一般连队了。

不过杨墨扫了一眼队伍,发现老队员只有二十人,其余的都是新队员。

心中暗暗点头,阿威将他的话听进去了,招收队员的时候,按照新老一比二的比例,就是一人带两人,这样容易消化。

那就是说阿威现在的队伍,正式队员也就四百多人,最多五百人的样子。

但对于这些,也没多说什么,能做道这样也算不错了,当即对着两人说道:“原地休息十分钟。”

“是。”宋伦当即一声应答,然后对着队伍大声道。

“所有人,稍息。”

哗。

一声整齐的稍息动作,颇有一番气势。

杨墨全程看完,竟然将他唬的一愣一愣的,竟然进步这么大。

不由得多看了几眼,然后收回了目光。

这才对早就等在一边的竹青山跟竹青竹说道:“你们事情都办完了?”

“办完了。”竹青竹说道。

“那好。”杨墨点了点头,想了一下,说道:“待会我要出去办事,青山你跟着我。”

“是,先生。”竹青山点头应是。

杨墨又看向竹青竹。

竹青竹立即打起了精神。

只见杨墨将一本墨迹还没干的书册递给了她,竹青竹有些不解,疑惑的看向杨墨。

就见杨墨说道:“这本是我编写的识字教材,用于突击教育,将这个送给秋生,就让他按照这个教。”

竹青竹顿时睁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向杨墨,问道:“先生您著书立说了?”

“没有。”杨墨摇了摇头,说道:“这只是我东平西凑的识字教材,与著书立说没有丝毫关系,目的就在于让人尽快识字。”

“哦。”竹青竹点了了点头,但随即眼睛一亮,说道:“先生,我以前听家中长辈说,最好的识字教材是《三字经》《千字文》这些,但这也是那时候的大儒编纂出来的,您的识字教材,想来也很厉害。”

杨墨失笑一声,摇了摇头说道:“我跟他们写教材的目的不一样,他们是壮大儒家,我是为了赚取气运,两者之间就不是一个目的,不能混为一谈。”

竹青竹神色一愣,疑惑道:“这有什么不同吗?同样都是编纂教材,为何不一样。”

杨看着竹青竹很满意,又看向竹青山,发现他也在竖起耳朵听着,心中暗暗点头,这才解释道。

“他们编纂各种书籍,是为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志在流芳百世,而我写这本教材,是为了气运,因为以后的事情,很多时候都需要用文字作为载体,就必须让所有人都识字,能明白其中的意思,才能让我救助万民,聚拢气运,宗旨在于只争朝夕。”

竹青竹歪头一阵思索道:“那这两种目的,一个是一个是流芳百世,另一个是只争朝夕,那到底谁是正确的呢?”

杨墨笑着说道:“立场不同,在自身的立场去看问题,都是正确的,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我认为他们是正确的,但他们认不认为我是正确的就不知道了。”

竹青竹若有所思,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而竹青山彻底的听懵了。

杨墨摇头失笑一声,当即打断了他们的思考。

说道:“好了,想不明白,就活在当下,等当下活明白了,再看以后,也就能看清楚了。”